- 霍启刚郭晶晶看刘德华演唱会
- 深圳家长花85分钟才做完小学卷子
- 海口一老年公寓虐待老人?假
- 亚昆塔:尤文将与米兰意甲争四
- 杨紫演技
- 郑钦文赛场闹乌龙引全场爆笑
- 徐瑛彬向鹏多哈站男双夺冠
- 郑钦文2025年收入保底3亿
- 男子工资8千一年攒7万 本人回应
- 美国一客机中止起飞乘客紧急撤离
声明:本文来自于(ID:acamandola.com)授权转载发布。
极限流兵法分为几个部分: 战略篇、内政与科技篇、兵种应用篇以及作战技巧篇。
如果你还没有在传奇25城版本中通关游戏,请不要作为参考。
--------------------------------------------------------------------------------
续之前的战略篇,可能有许多内容让玩家感到困惑。
比如,是否过于理想,既想建城又想扩充兵力,又想购买将军,还想建立卫星国。
每一样都有相应的后果,似乎不可能做到吧? 不! 就是要达成! 直到确认不可行才更换其他方法。
先进行解释。
为了快速赶上电脑的军队数量,开局除了每个军团必备的一队弓足轻以外,其余全部是枪足轻(这个开局策略持续到大约第10回合)。
为了应对庞大的军队开支,选择大名时应该优先考虑对足轻有加成的国家。
首选: 织田,其特别之处不仅在于额外的1士气、1攻击和1技防,而是他的足轻最便宜。我们将来要生产的足轻估计有150队(如果是泥沼情况下可能要300多队),因此生产和维护费用可以节省不少。
与正常情况相比,存在超过30%的差异,具体计算方式不详,但结果显示军队编制比其他国家多出40%。
其次,伊达和毛利伊达的足轻与其他大名并无太大区别,但其家族的所有单位拥有额外的2点冲锋,这使得普通足轻的攻击从4+1=5提升到4+3=7,输出增加了40%。由于铁匠的强化效果不影响全球,因此暂不讨论。
毛利是唯一一个拥有圣山作为首都的家族,只需升级圣山1级,就能够生产士气增加3点的枪足轻部队。由于部队的70%以上由枪足轻组成,这几乎等同于整个军队士气增加3点。
其他家族也可以采取类似策略,但方针略有不同。例如,岛津将枪足轻换成刀侍进行大量生产,长宗我部则专注于弓足轻的量产。伊达不更换野太刀,因为每个道场都需要升级,并且野太刀的技能需要科技支持。
武田和德川的军队由半数轻骑兵和枪足轻组成,另有少量的僧兵、战忍和刀骑,真正体现了“风林火山”的精神。而北条与上杉则没有在兵种上占据任何优势。
持续进行城市建设。
起初,花费1600元进行城市建设是否划算?
先讨论负面影响。
1) 提早出现粮食短缺,导致城下町的收缩速度略微加快。
2) 人民不满,随时可能爆发叛乱。
1600元足以生产四队弓足轻或五队以上的枪足轻,这显著削弱了大量生产士兵的能力。
针对以上三点的积极分析。
城下町的收缩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担心收缩程度,不如加速收缩,这样就不用过多担心。
很多大名的首都一开始就面临叛乱或敌人入侵。在叛军被消灭前,不会出现新的叛军,而敌人入侵会大幅提高治安。
我们生产士兵时并不是依据总资金,而是看总收入。生产的条件是受到生产栏位的限制,每个家族最初只能生产两队士兵或每两回合两队武士类。
刚开始没有科技时,一队160人的武士每回合的恢复力不到10,只能用于绝境之战或作为将军的仪仗队。
城池提升和道路建设可以显著提高恢复速率,从而满足频繁作战的需求。如果不提升,通常需要预留后备队,这会间接增加军事开支(实际参战的队伍不多,多数在养伤)。
提前提升城池意味着尽早获得两个建筑栏位,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并早日获得经济效益的回报,以及早些开始训练工人。
因为第一个建筑一定是市场,要想生产武士系的部队就必须提升城池。
田地只需提升一级以改良田地。
种田是最新手都了解的基本经济建设,与粮食息息相关。
问:如果只把田地升级为改良田,那粮食够用来升级城市和市场吗?(高级城市和市场需要消耗粮食)
答:确实不够,从第三回合开始直到通关,粮食都不充裕。
古代和平时期,士兵和平民都只能吃到七分饱;战时,士兵七分饱,平民则仅有三分。
粮食不足的结果是,满意度逐渐下降,直到达到“-15”,这最终会导致国民“反叛”。
反叛与粮食短缺阻碍城下町的发展,准确来说,城下町会消失。
为了城下町(最持久的自给自足经济收益),玩家将税率调整到30%(即中等税率)。
甚至依赖贸易,将税率降到最低,以促进城下町的最大化发展。
但在很多情况下,玩家没有考虑生存的可能性,游戏为你设定了一个最终的指数。
然而,这个指数不一定是最佳的,或者很可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最终有90%的几率导致国家灭亡。
问:既然田地升级后收益更高,为什么不直接升级到最高等级呢?只升两级,这不是开玩笑吗?
答:确实,田地升级后收益会增加,但田地的一个作用是生产粮食,而现在我们并不需要粮食。
现在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投资回报率和风险。
田地的基础产量是600(根据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分别为600、750、900、1200、1800)。
第一次升级从600到750,第二次从750到850,第三次从850到950。
高级田地的升级费用更高,但基础的收益提升却不如第一级明显,而且升级棚田需要科技支持,走武士道路线的只能升一级。
我们甚至不建棚田,更不用说检地了,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发展其他回报更高的科技。
问:反正田地升级需要的钱多也没关系,有钱就多升,这样没错吧?
答:错。大家玩了那么多次,请问修理频率最高的建筑是什么?没错,就是田地。
在100个回合后,每块田地平均要花费几千元来修理(实际上,这已经算便宜的了)。
越高等级的田地修理费用越昂贵,并且这个费用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田地只升到2级改良田,直到突破关卡(可以认为从未有过棚田和检地)。
科技直接提升到"座"的原因。
完成气科技后,可建造市场,第一等级是"市场",第二等级是"米场",第三级是"座",最高为第四级的"株仲间"。
问:为了发展城下町,我的城都不建设了,还要米场吗?一开始市场就好好发展起来,甚至连市场都可以不要。
答:根据我们刚刚对田地的理论,-1粮食和-100粮食的效果是一样的,最终都是-15的不满。
因此,与其留空间给一个每回合仅产出60元的建筑(200经济,30%税率,不考虑管理费),
不如直接不建市场或直接升级市场,条件是否具备?有条件的话,我们不怕粮食短缺!
问:城下町在后期的收入非常可观,不发展后期怎么有钱大量招兵?城下町是必须发展的是吗?
答:城下町不一定需要发展,为什么呢?城下町的发展是一条从下往上缓慢提升的曲线,"通关前的城下町数值"加上"起始数值"再除以2才是真正的城下町产出。
为了等待城下町发展起来,我们牺牲了20%的税率。
一个城镇(0%管理费)分别是30%/50%,收入减少了40%。另一个城镇(14%管理费)分别是26%/43%,收入减少了39.6%。
还没有考虑为促进发展而改宗建造教堂的后果,以及升级所有港口的费用、港口被攻击后的维修费用和建造株仲间所需的资金。
问:既然都会亏损粮食,为什么要升级到座而不升级到株仲间呢?而且“座”需要“工艺品”才能建造,我家附近没有这些,不就无法建造吗?田地只升级一级,为什么市场有所不同?
答:株仲间的科技需要经过棚田和检地这两个阶段,而我们并不需要这两样东西,因此花费的时间只为了株仲间,觉得“不值得”。
在株仲间建成的时候,正是我们发展到巅峰的时候,直到通关前都无法获得合理的回报,因此不考虑发展。
战略篇中提到的卫星国的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所需资源“工艺品”,你不必用于出口,只要国内有这些资源,就可以建造“座”。
田地与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除非城镇被攻陷,否则田地无需维修,而市场在城镇内有特性建筑如道路、市场、寺庙和其他武道建筑。
市场的生产效率为200/500/1000/2000,最大效率在最后一级,但由于时间关系,接近通关时只升到第三级而不考虑第四级。
围绕“座”的战略请参考战略篇。
各位看到这里,应该能理解这样玩法的优缺点。
首先谈谈负面影响:
1) 长期缺乏粮食不仅导致失去城镇,还使每片土地长期处于叛乱状态。
2) 为了应对叛乱,所需的机动部队数量庞大,而将军的数量不足以指挥这么多队伍,这也分散了前线的兵力。
3) 唯有天守、道路、市场和军营得到了发展,许多其他建筑和科技都被废弃。
4) 教会的作用仅限于加速科技发展,而海军的优势减少了改宗的益处。
5) 每回合的时间大幅延长,因为大多数战争都用于平息叛乱。
6) 陆军的军费在很早期就超过了一万元。
7) 由于军队质量显著下降,面对电脑的精锐部队时损失惨重。
8) 是否过度扩充军队?是否有这个必要?不如减少些足轻,多派出一些武士。
以上八点从正面来看。
城下町一旦失去,就不再需要为了保护而进行免税或驻军的操作。此外,快乐度变化如改宗、抢劫或暴动对经济不再有任何影响。
为了应对叛乱,通过提升普通军人到将军的方式,实现了将军的批量生产,从而解决了将军短缺的问题,并大幅提升了武士道的学习速度(总阁+10% 诗人+12%)。
天守负责生产活跃的兵力,而道路则有助于缩短运兵时间,并且这两者都可以提高兵员的补给效率。
市场仍然是最安全且回报最高的建筑,并未被完全废弃。此外,每座城市都可以建造一个名刹(+25%税收),空间足够同时容纳寺庙和小教会。
以前普通的营地空间不足以建设,而现在每个城市都是军事城市,空间也大大增加,使许多原本无法建造的设施变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造。
节省下来的资金来自于不必要建筑的削减,这笔资金相当可观。可以看出,玩家的最大支出首先是军费,其次是基础建设。
改宗仍然可以进行,只是没有必要过早实施。改宗的最大弊端是会在一段时间内阻碍城下町的发展。现在通过消除城下町,这一改宗的难题便得以解决。
我在每三块土地的中间都部署一支满编的部队用于防御,编制为1名将军+16名枪足轻+1名弓足轻+2名轻骑,即便自动战斗中损失惨重,也能轻松取胜。
敌国的登陆简直就是自杀行为,在一回合内至少有两支满编队伍赶来追击,每支游击队平均两回合作战一次,全国各地都能迅速进行兵力补充,1回合内满员不是问题。
批量生产的将军获得的经验远远超过所需,通常一支部队中有3名6星将军,其中一名指挥步兵,另一名带领骑兵的无双将军,还有一名擅长伏击和陆战的10星将军。
6) 陆军的开支在早期就超出了一万元,同时收入也迅速增长。利用早期获得的税收发展"座",即便是全国土地最贫瘠的国家也能确保有约(1000+600/2=$800)的收入,这还不包括14%的额外收益和批量生产名刹的25%收益。
高科技直接推动了税收科技的增长,1%的提升意义重大。若在近江建立水烟馆,一个回合仅近江的收入就能达到(改良田2250+座1000+忍者村1000)乘以超过110%的税率,这样一座城的收入就接近5000了。
如果不急于快速通关,完善田地和株仲间建设,20座城市可以支持10支海军和约10个满编陆军。
7) 只要经过最初的10个回合,三个全满编的足轻部队每个士兵都会有5以上的经验。
大约在30个回合后,全国范围内新旧兵种交替完成时,掌握冲锋的9级足轻超过100队。
由10星将军指挥的部队士气比僧兵还高,战斗力与刀侍相似,但每队人数却是足轻的200人。
即使在作战时将军不幸阵亡,足轻部队也不会逃跑,而对方的精锐部队反而会遭受更大的伤亡。
8) 兵力过度膨胀且难以控制,但收入远不及此。由于人数优势,抢劫时的战绩大幅提升,一座城抢个上万元已是常态。
当电脑派出14队满编部队攻击你时,拥有天守和10星守城将军足以挡下其中4队,其他的可以通过利用伏击的特性,一次只对付一队,逐一解决。
可惜经过前40回合(10年),电脑几乎都希望与你讲和结盟,更不用说敢来进攻你了。
将海军分散,覆盖整个本州的海岸,但要小心,超过100个队伍在全地图分布可能会导致死机。
并不是说不能培养武士,所有城堡都有1到2个额外的建筑空间,依据未来几个回合计划使用的兵种来建造相应的道场。
用完后可以选择拆除或保留,拆除的原因是为了在该地建造其他兵种设施。
如果不拆除,废弃的建筑可以留着,日后被叛军攻占后再夺回时,可以增加抢劫的收入。
这就像是向道场老板索要建造道场的钱的退款,能省则省,节约总是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