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卡前锋伊萨克当选英超月最佳球员
- 东北零下二十几度的公交车里全是雪
- 孟子义心疼被欺负的粉丝
- 民警从3米高房顶跳下抓毒贩
- 徐瑛彬向鹏3比2张本智和松岛辉空
- 餐馆老板带15只羊100只鸡去震区做饭
- “果中贵族”车厘子断崖降价
- 日本流感患者人数创新高
- 多特蒙德2比3勒沃库森
- 伊朗约11万人在德黑兰举行大规模演习
声明:本文来自于(ID:acamandola.com)授权转载发布。
如何使用三国杀中的曹叡?曹叡,即魏明帝,字元仲,他在位时成功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多次抵御吴、蜀的进攻,并且平定了鲜卑,消灭了公孙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然而,他在临终前没有妥善安排继承人,导致后来魏国政局不稳。他擅长诗文,与曹操、曹丕一起被称为魏氏“三祖”。在三国杀中,这样一个人物该如何运用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攻略吧~
魏明帝曹叡
一、卡牌信息
3点血量,3个技能
恢拓:每当你受到伤害后,可以选择一名角色进行判定,若结果为红色,该角色恢复1点体力;若结果为黑色,该角色抽取X张牌(X为此次伤害的点数)。
明鉴:每个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将所有手牌交给一名其他角色。若这样做,该角色在其下个回合的手牌上限+1,并且在出牌阶段内可使用【杀】的次数上限+1。
兴衰:主公技,限定技,当你进入濒死状态时,可以让其他魏势力角色选择是否让你恢复1点体力,若其选择这样做,在此次濒死结算结束后,该角色受到1点无来源的伤害。
常见问题解答:
【问】:曹叡在濒死状态时能否发动“恢拓”?
【答】:需要先进行濒死状态的结算:如果有人使用【桃】或通过其他方式使曹叡摆脱濒死状态,曹叡可以选择一名角色进行“恢拓”的判定。
【Q】:当曹叡对一个角色发动“明鉴”时,如果该角色正处于翻面状态,是否会产生效果?
【A】:会产生效果。该角色在下一个出牌阶段可以额外使用一张【杀】,并且手牌上限增加1。如果在翻面过程中,曹叡多次对该角色发动“明鉴”,效果可以叠加。
【Q】:曹叡对处于“自守”状态的刘表、处于“将驰1(额外摸牌)”状态的曹彰,或被伏皇后“惴恐”的角色使用“明鉴”,该角色能在回合中使用【杀】吗?
【A】:不能。因为“不能使用以其他角色为目标的牌”的规则优先于“额外使用【杀】”。不过,手牌上限增加1的效果依然有效。
【Q】:如果曹叡作为主公进入濒死状态,多名魏国武将能否同时响应他的“兴衰”技能?
【A】:可以。处理顺序是魏国武将依次决定是否响应,然后曹叡回复相应数量的体力(最多到达体力上限),最后这些响应的武将依次受到1点伤害。
首先讨论一下曹叡的第一个技能“恢拓”:这个技能的背景来自于钟会在公元263年攻破蜀国后,在成都发布的安民告示,宣扬魏国祖先的功绩,提到“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意思是“恢复并开拓了魏国祖先的伟大基业”。回顾曹叡在位的13年,这种赞誉是合理的,比如他多次击败诸葛亮的北伐,平息辽东的公孙渊等。在游戏中,曹叡的“恢拓”被设计成受到伤害后回复体力或摸牌的效果,体现了魏国在曹叡的领导下的坚韧,无论受到怎样的攻击都能屹立不倒,这点与历史一致。
接着谈谈第二个技能“明鉴”:这个技能是否适合曹叡还有待讨论,因为众所周知,曹叡过于信任司马懿,最终导致魏国的基业被司马氏夺取。然而,总的来说,曹叡在用人上并没有犯大错,朝中的能臣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提拔重用的司马懿、曹真、郭淮、满宠、曹休等人在抗击吴蜀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从这个角度看,“明鉴”这一类似于刘协“密诏”的技能,赋予曹叡还是相当恰当的。
最后讨论一下第三个技能“兴衰”:这是我认为设计得最贴合曹叡历史形象和事迹的技能,也是所有主公技能中唯一的限定技。“兴衰”的效果是:如果场上有魏国的忠/内,就相当于曹叡拥有两条命,可以在反贼的猛烈攻势中“重振雄风”。然而,这个技能有一个负面效果,会让魏国忠臣失去1点体力(不是所有的卖血流都能很好地与“兴衰”配合)。这个设定非常符合曹叡的形象,因为曹叡执政的13年,是魏国由盛转衰的开端。
二、技能分析:
曹叡作为一个类似于张角、拥有3血3技能(其中1个为主公技)的武将,他的技能展现出直接而强大的效果,其强度基本不依赖于主公技。换句话说,即便曹叡不是主公,他的强度依然很高,毫无疑问在将5中排名第一。由于曹叡的主公技发挥效果取决于场上魏国忠诚或内奸的数量,差异较大,故不在此详述。以下仅分析“恢拓”和“明鉴”技能对曹叡的收益。
恢拓:
计算恢拓的收益相对简单。因为恢拓是基于伤害次数的判定,当曹叡受到1点伤害时,若判定为红色,则恢复1血,收益为+2;若判定为黑色,则摸1牌,收益为+1。平均收益为+1.5(即1.5牌/1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曹叡一次受到超过1点伤害,恢拓的收益便难以弥补所受的伤害。例如,若曹叡一次受到2点伤害,无论判定红黑,收益都为+2(即1牌/1血),卖血收益显著下降。考虑到牌堆中的直接攻击牌——44张【杀】、5张【酒】、3【决斗】、3【男蛮】、1【万剑】、3【火攻】,其中仅有5张【酒】(加上1张古锭刀)能造成多点伤害,占总攻击牌的1/10。因此,若不考虑武将技能,曹叡受到多点伤害的概率约为10%,几乎可忽略不计。因此,曹叡发动一次恢拓的平均收益可视为+1.5。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收益,在防御技能中仅次于郭嘉的遗计,与夏侯惇的刚烈并列。虽然郭嘉和夏侯惇在当前的军八场中难以跟上节奏,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技能没有主动进攻性,是典型的“被动白”。曹叡则不同,敌人若忽视曹叡,就必须面对他“明鉴”带来的威胁。试想一下,如果“刚烈”取代步练师的“追忆”,步练师将会有多么强大的能力。
明鉴:
计算明鉴的收益相对复杂,因为它没有额外的过牌,也不像“突袭”“巧变”那样直接产生牌差。“明鉴”是一种手牌传递过程,其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鉴”对象的用牌能力。换言之,曹叡将牌“明鉴”给鲁肃和钟会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为鲁肃的用牌能力极强,而钟会则几乎没有。因此,在计算收益时,我们以曹叡“明鉴”4血白板为例,计算“明鉴”收益的下限。
明鉴的一个效果是——额外出一张【杀】。首先,我们明确一下出【杀】的收益,这是三国杀收益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由于牌堆中【杀】和【闪】的数量分别为44和24,两者比例大约为2:1,因此【杀】被【闪】抵消和命中的概率大约为55开。被【闪】抵消——收益为0;命中——收益为+1。所以,出一张【杀】的期望收益为+0.5。因此,曹叡“明鉴”的第一个效果——额外出一张【杀】的收益为0.5。
在考虑额外出【杀】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被“明鉴”的角色是否会断杀。原则上,曹叡“明鉴”队友一回合最多能出3张【杀】;若出杀数少于3,则额外出杀效果消失,收益为0。由于【杀】在牌堆中占约1/4比例,第一轮曹叡和白板队友各过6牌,预期摸到3【杀】,可以实现3杀效果。但从第二轮起,若“明鉴”同一个角色,过的4张新牌中,预期仅摸到1【杀】,此时“明鉴”带来的额外出杀效果几乎无效。在目前军争场“三轮定胜负”的节奏下,3回合内曹叡“明鉴”额外出杀的平均收益为+0.5/3=+0.17,收益并不明显;但需指出,这收益是基于曹叡连续3轮明鉴一个白板,如果3轮“明鉴”的是太史慈或界黄盖呢?收益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明鉴的第二个效果是——额外存一张手牌。这个收益也不易量化,因为取决于被“明鉴”角色的用牌能力和血量。总之,明鉴一个低血量的队友几乎百分之百能触发这个效果;此外,第一轮“明鉴”也可能使一名角色手牌溢出,此时多存一牌能产生收益。粗略计算一下,明鉴额外存牌效果大概一半时间能生效,收益约为+0.5。
综上所述,曹叡在一个回合内所造成的最低收益约为+0.67,回合外受到伤害的收益约为+1.5,共计+2.17。对于一个3血武将而言,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据。由于曹叡的收益较为平均地分布在回合内外,因此表现相对均衡,不会像貂蝉那样“要么一轮游,要么主宰全场”。当然,这有利有弊,曹叡在输出端相对乏力,其输出增幅完全依赖于被“明鉴”队友的额外摸【杀】、出【杀】能力。
三、适应身份及位置:
角色适应性:
主公:5/5
点评:作为拥有强大主公技能的武将,曹叡在担任主公时的优势显而易见——只要魏国的忠臣或内奸在场,他就不怕快速推进。这在当前“反贼杀”的环境中尤为珍贵。其自身卓越的恢复能力,加上“兴衰”提供的两条命,使反贼不敢轻易对曹叡发起速攻。此外,选择忠臣时也相对简单,只需选取有较强个人能力和高输出的武将,在曹叡的庇护下,很容易获得优势。
忠臣:4/5
点评:作为忠臣,曹叡具有支持主公的潜力,并且在回合结束时手牌空空,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减轻主公的压力。这些都是曹叡适合忠臣角色的原因。然而,我仍然只给了4分,因为曹叡缺乏额外的过牌能力,输出能力比不上其他强大的忠臣(如貂蝉、界黄盖等),因此他更适合在孙权、袁绍、张角等九大主流主公中担任忠臣。对于那些缺乏牌/输出能力的主公(如刘备、刘禅),曹叡并不是理想的忠臣选择。
反贼:4.5/5
点评:归根结底,曹叡还是一个辅助角色,因此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附强力角色。反贼在八人局中人数较多,因此与曹叡的配合最为顺畅。最经典的组合无非是曹叡和鲁肃的搭档,让对手感到绝望。
内奸:3/5
点评:曹叡作为内奸只能算勉强合格。他有两个优势:(1)表明身份后可以不保留闪进行防御,只需留一张桃子,为关键牌的爆发留有余地。(2)在单挑时,他表现得像一个小郭嘉,有一定的实力。但也有两个缺点:(1)三血武将的爆发能力毕竟不如四血,而且缺乏额外的过牌意味着装备获取速度慢。(2)有时为了平衡局势,不得不将所有手牌公开给主忠或反贼,导致局面变得难以掌控。综上所述,曹叡可以尝试作为内奸,但不是最佳选择。
位置适应性:
做反贼适合靠近主位,而做忠臣则适合后排(6-8位)。
四、策略及打法:
角色定位:
曹叡在军争场上的角色定位类似于刘协、刘备和刘禅这三位武将(你确定不是刘家的成员吗?)。简单对比一下这四位武将的相对强弱。巧合的是,这四位武将都拥有一个主动技能和一个防御技能(刘备的防御技能可以相当于多一滴血)。首先谈防御技能,曹叡的“恢拓”无疑在收益和稳定性上最高。刘协的“天命”能够提升过牌能力,但仅对【杀】有效。刘禅的“享乐”也只能防御【杀】,虽然没有增加过牌,但可以通过让对手弃牌来拉开牌差。因此,防御技能的强度排名是:曹叡>刘协≈刘禅>刘备。
现在来说主动技能:刘备的“仁德”在满血时不产生牌差,但在不满血时收益为+2。如今,大家都很有经验,通常会通过【乐不思蜀】或者翻面来集火刘备,基本不让他有机会通过“仁德”回血。刘禅的“放权”能够提供额外的行动回合,与刘备的“仁德”各适合不同类型的武将——前者更适合不依赖于牌数量或质量的武将,比如貂蝉、界黄盖、荀攸;后者则更适合需要手牌数量和质量的武将,比如太史慈、颜良文丑。曹叡的“明鉴”和刘备的“仁德”有些相似,优点是可以额外出杀和储存牌,缺点是无法自由分配。刘协的“密诏”无疑是四个主动技能中最强的,因为它不仅能养队友,还增强了手牌转换能力,同时可以无视距离进行集火,甚至可以实现“离间”的效果。例如,刘协或一个4血白队友手握一张红桃Q的闪电,刘协的“密诏”能将其转化为一张过拆加一张杀;而如果换成刘备或曹叡,这张闪电就会一直是张无用的牌。这就是“密诏”远胜于“仁德”和“明鉴”的原因。综上所述,主动技能的强度排名为:刘协>>刘备≈刘禅≈曹叡。
因此,综合考虑主动技能和防御技能的强度,排名为:刘协>曹叡>刘禅≈刘备。
如何使用曹叡:
如前文所述,曹叡的“明鉴”带来的额外出杀收益会随着游戏轮次的增加而减少(因为越到后期越容易出现断杀)。因此,曹叡的强势期在于前1、2轮,必须将手牌交给合适的人才能发挥优势。所谓“合适的人”,当然是指用牌能力强的武将,比如鲁肃、诸葛恪等,相信大家都明白。在没有这类武将时,“明鉴”有两种选择:1. 把牌给输出能力强的武将,比如界黄盖;2. 把牌给血量较低的武将,让他们多存牌,比如1血的界华佗。在这两者之间的选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你手中的【杀】数量,以及队友手牌中可能的【杀】数量。一般来说,第一个选项优先级更高。此外,要注意的是,曹叡通常每回合都需要发动“明鉴”,除非队友全是不会动的白板。然而,在进行“明鉴”时一定要关注场上的行动顺序,特别是大乔/界大乔,以及那些从五谷中获得了【乐不思蜀】的人。尽量将牌交给坐在大乔上家的队友,避免给大乔下家的队友,以防中乐弃牌。如果大乔/界大乔正好坐在自己下家,可以考虑第一轮不使用“明鉴”,等到第二轮再把牌交给手牌较少的队友,以分担中【乐】的风险。
如何对抗曹叡:
如果曹叡是忠臣,那么可以直接推主;如果曹叡是反贼,则最好从他队伍中的弱点队友入手突破。总之,最好不要把输出浪费在一个能够免费回复的武将身上。这里重点讨论一下反贼面对曹叡作为主公时的策略。
正如之前提到的,曹叡不仅害怕沉默系和体力流失系的武将,还容易被能一次性造成大量伤害的武将(如张角、界许褚等)所压制。如果在反贼阵容中没有这些类型的武将,就应该从脆弱的忠臣和内奸开始攻击。此外,即使阵容中有春花、张角、界马超这样的武将,反贼也需要注意忠臣和内奸中魏国武将的数量;如果数量大于或等于2,就不应考虑快速击杀主公。关于具体“该先攻击谁”的问题,首位反贼必须树立一个好榜样,切勿中途改变集中攻击的目标。
五、配合及克制:
配合:
1. 使用牌能力强的武将。这里的“使用牌能力”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能有效利用手牌并具备强大转化能力的武将,比如袁术、孙权、鲁肃、凌统、孙尚香。袁术和孙权作为过牌系武将,他们每回合的收益与制衡牌的数量成正比;鲁肃和曹叡每回合都能稳定地让对手空手,其无赖程度堪比刘鲁。凌统和孙尚香可以将多余的手牌转化为攻击牌或两个桃,也能够很好地将曹叡“明鉴”给予他们的无用牌转化掉。
(2)能够重新分配手牌的武将,比如刘备/界刘备、刘协。这个配合实际上依赖于一个输出点。如果没有输出点,仅仅是刘备和曹叡互相给牌,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3)能够直接将手牌转化为输出的武将,比如袁绍、颜良文丑、诸葛恪、何太后。这些武将与曹叡的配合非常直接,只要没有被乐不思蜀,就可以瞬间对敌人造成威胁。曹叡作为袁绍主的绝佳忠臣,集补牌与防御于一体,很难不让人相信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2. 能通过【杀】创造明显额外收益的武将,比如太史慈、许褚/界许褚、庞德/sp庞德、徐盛、界黄盖、潘璋马忠、曹休、伏完、星sp赵云。如果场上同时存在多个这样的武将,并且都是队友,应优先考虑将“明鉴”给予那些能带来更大收益的武将,比如太史慈、界许褚、界黄盖、星sp赵云。
3. 手牌流武将,即在回合外多存一张牌能带来显著收益的武将,比如卧龙诸葛、张角、华佗/界华佗、蔡文姬/sp蔡文姬、新于吉。这种配合通常是为了应对没有更合适“明鉴”目标的情况,可以考虑这些防御系/防御威慑系武将。这种组合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过于被动,缺乏输出能力,容易陷入慢性死亡的境地。
4. 补牌流武将,比如荀彧。之所以只提到荀彧,是因为荀彧“将手牌补到血量上限”的效果与曹叡“明鉴”消耗手牌的能力完美契合,其效果仅略逊于遛狗。
克制:
1.1. 多刀流武将,如张飞/界张飞、界黄盖、夏侯渊、典韦、太史慈、颜良文丑、张星彩、诸葛恪。尽管如此,这种克制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些武将在出牌时拥有主动权,只要玩家正常思考,就不会用这些输出牌去强行攻击曹叡。
1.2. 空城流武将,例如诸葛亮、姜维。硬塞一张在回合外无法使用的牌来打破空城,有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总体上不建议这样做。
2. 被克制:
2.1. 能一次造成多点伤害的武将,比如许褚/界许褚、张角、董卓、潘璋马忠、李儒、曹休、界刘备、钟繇。因为曹叡的“恢拓”是基于每次判定的。
2.2. 限制回合或出牌阶段的武将,比如大乔/界大乔、徐晃、韩浩史涣、曹丕、满宠。大乔/界大乔对曹叡的克制尤其明显,如果正好坐在曹叡下家,那么你“明鉴”谁我就控制谁,曹叡也只能无奈。此外,【兵粮寸断】对曹叡是个重大打击,因为“明鉴”需要有手牌才能发动,这与刘协的“密诏”相似。
2.3. 体力流失系武将和沉默系武将,如张春华、界马超、界关羽、于吉/新于吉、陈琳。这一点无需多言。
2.4. 改判系武将,比如司马懿/界司马懿、张角、张鲁。从此,曹叡再也看不到红色判定牌了。曹叡畏惧司马,这个设定确实很合理,值得设计师的赞赏。
3. 总体评价:
总体而言,曹叡是一个以辅助和防御为主的武将,对输出型武将有显著提升,技能强度不低且相对简单。由于曹叡最初设计的技能过于强大(完全超越刘禅的“放权”和刘协的“密诏”),所以“明鉴”被削弱成了“额外出一张【杀】”的效果。即便如此,改版后的技能仍使曹叡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军争场的快节奏——“明鉴”可以帮助队友在1~2回合内秒掉对方核心、打开局面,而“恢拓”确保了曹叡强大的防御和恢复能力。虽然曹叡“攻守兼备”是他的优点,但他也有缺点。首先,作为辅助型武将,曹叡需要依赖于手牌利用率高的强力队友(需要“抱大腿”)。其次,由于缺乏稳定的过牌手段,曹叡的残局能力较为一般。然而,这些不足并不掩盖曹叡的优秀,他是目前军八场中首屈一指的辅助型武将,其强大程度在与袁术、鲁肃等配合时能够充分展现。
评分:以步练师为A+,四血白为D-,作为评定的最高和最低标准,曹叡的能力大概可以评为A-(89分,仅差1分达到A的90分)。之所以扣掉曹叡1分,是为了防止他过于自满。等到有一天曹叡、刘谌、孙休成为OL游戏中默认备选的主公时,我这个丞相会把那1分补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