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多地或出现蛇形云
- 加州800名消防员由囚犯充当
- 丁禹兮总要记得带眼镜的
- 护士离世完成生命里最后一次救援
- 李某雪父亲已将其从医院接走
- 张雪峰一个口误公司春节放假23天
- 江西南昌再通报李某雪情况
- 一个群演的13秒镜头
- 微博之夜只差易烊千玺就三代同堂了
- 拜登让哈里斯开火言论引不满
声明:本文来自于(ID:acamandola.com)授权转载发布。
K9K10已经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
玩K系列的朋友们应该已经总结了不少经验和技巧。
比如用KB或LBJ狂砍60多分,或者用Rondo或CP3疯狂抢下10多个抢断。
但是,研究篮板和盖帽的人似乎较少。
兄弟我不太喜欢进攻,而是执着于防守,把阻止对手得分视为最大的乐趣。防守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原马刺的B12限制KB24只投中5球,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但可以用DW送出10多个盖帽。当然,还有牢牢控制防守篮板,打破对手二次进攻的希望。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防守篮板的技巧。
首先要说明,对于抢篮板来说,身高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之所以说1米90可以像2米11一样抢篮板,是针对人工操作1米90,而CPU操作2米11的情况来说的。
如果是人工操作2米11的话,那威力会更加强大。不多说废话,开始讲一些抢篮板的小细节。抢篮板无非有两大关键因素:
1、卡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有帮助的话可以支持一下。
2、落点。
相对来说,卡位算是比较简单的动作,只需在进攻球员和篮筐之间按下【关键】键,就能完成卡位。
这样可以阻止进攻球员抢夺篮板。第二个因素是落点,这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无论你使用什么视角,在球未触碰篮筐前,很难判断出落点。
如果球触碰了篮筐,那么判断落点会变得容易,但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移动到落点并垂直起跳去抢篮板。(垂直起跳摘取篮板是抓篮板的最高境界,也是1米90和2米11能够抗衡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判断落点时,我们需要借助CPU来进行操作。
好的,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方法,用模拟场景来说明。
比赛双方为湖人对魔术。
假设我想控制KB进行防守篮板的拼抢操作。
首先,你要紧紧盯住你的对位进攻球员,也就是VC。
尽量让他没有投篮机会,这样出手会更多集中在其他球员身上。
同时,要时刻注意其他球员是否有出手的可能。
假如此时Lewis在三分线获得了空位,我预测他很可能会投篮,所以要准备好按【加速】键。
当他跳起投篮时,按住方向键,迅速朝篮筐下冲去。
基本上,他出手的瞬间,你就已经到达篮筐下了。
需要说明的是,内线球员比外线球员更容易抢篮板,因为他们防守时的位置离篮筐更近,可以更快地做好篮板准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应该先用内线球员练习,熟练后再操作外线球员。
接下来是关键的步骤。
1、确保你控制的球员位于篮筐之下(在合理冲撞区范围内)。
2、在进攻球员出手的瞬间,迅速切换控制(通过指定传球加上相应的键)到外围防守球员,将KB的控制权交给CPU。这时,CPU会自动寻找落点(因为投篮瞬间,落点就已经被计算出,这个只能由CPU知道,是人工无法比拟的优势)。
3、在球未碰到篮筐时,CPU已经控制KB牢牢占据了落点(因为他本来就在篮筐下,所以能比其他球员更快占据落点)。这时,迅速切换回到KB,手动跳起抢篮板(因为让CPU抢的话,有一定的延迟,就像盖帽一样,CPU会在进攻球员出手后才慢慢起跳,不会提前)。
好了,一次抢篮板就完成了。说简单,很简单,因为这只是瞬间的事,但说复杂也复杂,因为需要你有高反应和精细操作。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熟能生巧,不论高矮胖瘦,篮板都能轻松拿下。大家需要多多练习。
这只是所有可能发生的抢篮板场景中的一种,因为要全部写出来确实是庞大的工作量。
大家可以利用这个场景进行举一反三,并总结其他情况下的篮板策略。
如果有疑问,也可以找我聊聊,我会尽力帮助大家,同时也鼓励互帮互助。
好了,篮板教学暂时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让更多的兄弟们看到并了解这种方法。
最后附上一张图,是我截取的公牛队ROSE的数据。
由于时间有限,只玩了几分钟就关掉了(因为在上班,我们的党组书记没事就爱检查- -||)。
我还把GS的命中率调到了0,以便更容易抢到篮板。
这张图并不是为了展示抢了多少篮板,而是为了做一个对比。
人工操作的ROSE和CPU操控的诺阿表现不相上下。
下面是两张DW的截图,由于兄弟时间有限,所以在抢到20个篮板后就退出了。
十四分钟
二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