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宇宁参加央视春晚二次联排
- 纽卡前锋伊萨克当选英超月最佳球员
- 东北零下二十几度的公交车里全是雪
- 孟子义心疼被欺负的粉丝
- 民警从3米高房顶跳下抓毒贩
- 徐瑛彬向鹏3比2张本智和松岛辉空
- 餐馆老板带15只羊100只鸡去震区做饭
- “果中贵族”车厘子断崖降价
- 日本流感患者人数创新高
- 多特蒙德2比3勒沃库森
声明:本文来自于(ID:acamandola.com)授权转载发布。
三国杀中的曹真要如何运用?曹真,字子丹,其父曹邵在为曹操招募士兵时遇难,曹真因此被曹操收为养子。他曾担任过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位,并参与了汉中之战。曹丕继承魏王称号后,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的军事事务,负责保卫西北边境。在三国杀游戏中,这样的角色该如何使用呢?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攻略吧~
曹真
4勾玉1技能:
司敌:在其他角色的出牌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弃置一张颜色与自己装备区内牌相同的非基本牌,然后该角色在此阶段内不能使用或打出与该牌颜色相同的牌。若该角色在此阶段结束时没有使用【杀】,则视为你对其使用了一张【杀】。
技能分析
司敌:
“司”与“伺”相通,在古文中意指“侦察”或“观察”;所谓“司敌”,就是“侦察敌情”的意思。作为曹仁的继任者,曹真在每场战斗前侦查敌情是必修课,他对此定然非常熟悉;毕竟他也是能与诸葛亮相互较量的人,定有其过人之处。因此,新版的“司敌”增强了曹真的控制能力,弃置黑牌还是红牌,考验的是玩家的全局观和临场决策,颇有几分“料敌先机”的意味。
由于曹真的技能描述较为复杂,小编先为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曹真的“司敌”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1.在对方某角色摸完牌后、进入出牌阶段之前,曹真可以弃置一张非基本牌,随后该角色便进入“司敌”的限制状态,即不能以任何形式使用或打出与该牌颜色相同的牌,直至出牌阶段结束。2.该角色的出牌阶段结束后,如果没有使用过【杀】,则视为曹真对其使用了一张【杀】(注意:此【杀】为锁定状态);在曹真的这张【杀】结算后,该角色才继续进行弃牌阶段。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曹真发动一次“司敌”所带来的收益。为方便说明,我们将“司敌”按上述两个阶段分别称为“司敌1”和“司敌2”,进行独立讨论。
司敌1:
首先,使用“司敌”技能,曹真需要弃掉一张牌,因此会导致牌差为-1。正如之前提到的,曹真的“司敌1”在控制方面的效果极其强大——被“司敌1”封锁的牌,使得二张无法“直谏”、刘备不能“仁德”、孙权无法“制衡”、华佗不能“青囊”,因此这些牌基本形同废牌,只能在弃牌阶段被扔掉。因此,曹真通过“司敌”能封锁对方多少张牌,就相当于产生了多少收益。
假设一名武将起始时有3点体力和4张手牌,再加上摸到的2张牌,总共有6张——假设3张是红色,3张是黑色。那么曹真弃掉任意一种颜色的牌,就必定能封锁对方的3张牌,即产生+3的收益。然而,随着游戏进行到第2或第3轮,“司敌1”的控制效果就不再那么明显,除非选中的目标手牌数量远多于体力值。由于曹真每次发动“司敌1”的收益通常取决于对方角色的手牌和体力值,所以我们暂且假设“司敌1”的平均收益为+2;扣除因弃牌而造成的1点负收益,那么“司敌1”的总收益为+1。
司敌2:
相比之下,“司敌2”的收益计算更为简单,因为它相当于计算一张额外【杀】的收益。根据收益理论,如果这张【杀】被【闪】抵消,则收益为+1(相当于拆掉对方一张牌);如果这张【杀】造成了1点伤害,则收益为+2。由于【杀】命中与否的概率约为50%(取决于军争牌堆中杀与闪比例接近2:1),因此一张额外【杀】的期望收益为+1.5。
综合来看,将“司敌1”和“司敌2”的收益相加,曹真发动一次“司敌”的期望收益为:+2.5。
熟悉身份局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惊讶:“哇,曹真这2.5的收益,简直碾压张辽、张郃、刘封啊,几乎可以追上神将步练师了!”确实,如果曹真的“司敌”能每回合稳定发动一次甚至更多,那确实可以将张辽、张郃、刘封压制。然而,曹真的技能发动频率存在一定问题,因为它有两大限制条件:1. 曹真必须有装备;2. 曹真必须有非基本牌(包括装备区的牌)。然而,作为一个抽牌白板,曹真能获得多少装备牌和非基本牌呢?答案显然不太乐观,但我们还是简单计算一下。
一局军争局计算3轮,曹真总共能摸到10牌(4张起手牌+6张摸到的牌)。在一副军争牌堆里(不包括木牛流马),装备牌有25张,也就是说,曹真3轮只能摸到10*(25/160) = 1.6张装备牌。非基本牌共有75张,扣除25张装备牌外,剩下的非基本牌(即锦囊牌)共计50张,也就是说曹真3轮能摸到10*(50/160) = 3.1张锦囊牌。这么看来,曹真总共可以发动4.7次“司敌”,这个数字不小。
然而在实际游戏中,由于曹真的装备牌吸引了很多注意力,很可能会被优先针对,挂上不到一轮就被敌方拆掉。而没有装备的曹真,即便有其他非基本牌,也无法发动技能,相当于一个白板。因此,即便乐观估计,曹真这4.7张可用于“司敌”的非基本牌,最终也只有1/3能真正对敌方关键角色发动。也就是说,曹真平均每轮的期望收益为:4.7*(1/3)*2.5/3 = 1.31。但由于偷牌系、拆牌系武将的存在,曹真这种回合外发动技能的武将会更容易受到打击,因此+1.31只是一个乐观的估计。
适应身份
角色适应性:
主公:1/5
点评:尽管曹真作为主公拥有5点体力,但他缺乏额外的防御能力。此外,由于他在非回合内通常需要保留一些非基本牌,这使得他更容易在弃牌时丢掉【杀】和【闪】,增加了被反贼快速击败的风险。然而,曹真并不是一个只会挨打的武将。他对合适的敌方武将(如使用“双雄”的颜良文丑)施展“司敌”时,常常能够有效地削弱反贼的爆发,为主忠方的逆转争取宝贵的时间。
忠臣:1.5/5
点评:曹真的输出能力并不算强,且依赖装备的支持。在缺乏装备的情况下,曹真通常每回合只能对敌方的一名武将施加“司敌”,这让他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反贼:3/5
点评:反贼是曹真最合适的身份,因为大多数主流主公在其回合内发动技能(如孙权、刘备、袁绍、董卓等),曹真只需持续对主公使用“司敌”即可。特别是对于像刘备、孙权这种手牌利用率极高的主公来说,被“司敌”压制无疑是个噩梦。
内奸:2.5/5
点评:曹真有4点体力,具备爆发潜力,且在回合外能够储存一些非基本牌——这既可以用来在关键时刻收割人头,也能通过“司敌”来达成控制效果。如果曹真作为内奸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威胁值,将游戏拖入残局阶段,那么曹真在残局中的表现依然非常出色。他的不足在于:曹真的控场能力极度依赖装备,而反贼通常会优先拆除他的装备,无论曹真是作为忠臣还是内奸。缺乏装备支持的曹真在控场方面会显得相当乏力。
位置适应性:
没有特别的位置适应能力,前排位置优于后排位置。
战术策略
角色职能:
曹真在军争场中的角色职能与伏皇后和乐进这两位武将相近。
总体来看,曹真的技能是在回合之外触发的,其防守反击特性类似于伏皇后的“惴恐”和乐进的“骁果”。先来谈谈伏皇后,“惴恐”和“司敌”都是控制类技能,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众所周知,伏皇后的“惴恐”曾被大幅削弱——从“使对方跳过出牌阶段”变为了“使对方不能使用指向其他角色的牌”。“司敌”的强度显然超越了新版“惴恐”,甚至可以媲美旧版“惴恐”;因为旧版“惴恐”只有控制效果,而“司敌”还能提供额外的输出能力,并具备压制血线的功能。
接下来对比一下曹真的“司敌”和乐进的“骁果”。由于两者都是4血1技能的武将,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司敌”的优点:
(1)“司敌”每次发动的收益远超“骁果”。因为每次“骁果”的收益固定为+1,而如前所述,“司敌”每次的平均收益约为+2.5。
(2)“司敌”的输出更加稳定。被“骁果”影响的目标可以通过弃置装备来避免损失血量,但被“司敌”影响的目标可能连【闪】都无法出(因为在曹真“司敌”弃红牌时,所有【闪】和【桃】都被封锁)。
“骁果”的优点:
“骁果”的发动频率高于“司敌”,因为基础牌的数量多于非基础牌,并且“骁果”不需要满足“有装备”的条件。
综上所述,曹真、乐进和伏皇后都属于回合外武将。然而,乐进和伏皇后属于“薄利多销”型,即通过频繁发动技能获胜;而曹真则属于“闷声发大财”型,“司敌”一旦发动,必定会针对对方的核心武将,可能直接决定游戏的胜负。
使用曹真:
在此,丞相简单介绍一下使用曹真的一些小技巧,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发挥“司敌”的作用。
回合外留牌:
由于曹真是一个摸牌白板加回合外武将,因此在回合内出牌时没有特别的牌序,只是有什么就出什么。然而,在出牌阶段结束后,曹真需要稍微考虑如何在回合外留牌。总的原则是——在有装备的情况下,曹真应尽量多留非基础牌,尤其是与装备颜色相匹配的非基础牌。例如,当曹真需要弃掉一张牌时,如果此时曹真有一个装备【仁王盾】,那么一张黑色【闪电】的价值远高于一张【闪】。
发动“司敌”的目标:
优先针对敌方的核心武将。所谓核心武将,是指敌方用牌能力最强、在回合内收益最高的武将,比如孙权、刘备、张昭张纮、鲁肃等。
优先针对敌方的残血武将,即手牌多于血量的武将。对这类武将发动“司敌”,可以导致敌方额外弃牌。
切忌,不要对卖血流武将发动“司敌”,因为那张【杀】反而可能为敌方带来额外收益。
(3)选择“司敌”弃牌的颜色:
通常情况下,曹真无法自行决定“司敌”弃牌的颜色,因为如果他只有一件装备,那么就没有选择余地。然而,如果条件允许,即曹真同时拥有黑色和红色装备,他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战况来决定是否弃用黑牌或红牌。
由于在军争牌堆中,黑色牌通常偏向于攻击和控制效果,而红色牌则更倾向于防御和恢复。因此,当需要压制敌方的攻击或保护濒死队友时,曹真应优先弃用黑色牌;而在面对敌方濒死武将,需要阻止敌方使用【桃】和【闪】时,就应优先弃用红色牌,以此达到类似马岱“潜袭”的效果。
(4)关于锦囊牌:
多数情况下,曹真需要格外珍惜自己的装备,因为装备并不是随时都能获得的;因此,曹真用来发动“司敌”的牌,多半会是锦囊牌。不过对于一些锦囊牌,如【无中】、【顺手】等,究竟是在回合内直接使用,还是留到回合外用以发动“司敌”?对此,小编提供了一个经验法则——所有价值为2的锦囊牌,可以毫不犹豫地使用,因为很可能会再获得一张非基本牌。
价值为2的锦囊牌包括:【无中】、【顺手】、【借刀】、【乐不思蜀】、【兵粮寸断】,以及在拆解敌方重要装备时使用的【过拆】。而【铁索】、【决斗】、【火攻】、【五谷】、【桃园】等这些收益较低或效果不太明确的牌,则更适合在回合外用于“司敌”。
对抗曹真:
由于“司敌”十分依赖装备,因此对抗曹真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尽量破坏他的装备。以下是一些对抗曹真的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利用一些锦囊牌(如【过拆】、【顺手】等)或武将技能(如凌统的“旋风”、张郃的“巧变”、刘封的“陷嗣”等)来破坏曹真的装备。
(2)压低曹真的生命值,使其在回合外无法有效存留非基本牌。
(3) 当敌方有曹真时,可以考虑立即装备藤甲(在曹真发动“司敌”后挂上那张【杀】)。
配合与克制
配合:
1. 能够有效利用弃牌的武将,例如张昭张纮、曹植、张星彩、蔡夫人等。由于曹真的“司敌”技能能有效限制对手当前回合的手牌使用数量,常常导致敌人大量弃牌,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弃牌的武将都能与曹真形成良好配合。
2. 依靠手牌积累的武将,如刘备/界刘备、曹叡、刘协、荀彧、徐庶等。因为曹真在摸牌上是个白板,所以适当的手牌支持有助于他更频繁地发动“司敌”。
3. 依靠装备的武将,如张昭张纮、吴国太、张郃等。这个无需多言,装备牌是曹真的关键牌,“二张”可以为曹真提供大量装备,简直是“父爱如山”。
克制:
1. 在回合内用牌能力强的武将,例如刘备/界刘备、孙权、袁绍、鲁肃、张昭张纮、满宠、张松、沮授、SP袁术、SP蔡文姬等。
2. 一些能够产生明牌的武将,例如颜良文丑、甄姬、曹昂等。
3. 被压制到1血的武将。由于曹真的“司敌”技能可以通过弃红牌封锁所有红牌,例如【闪】和【桃】,如果这些残血武将无法再出一张【杀】,那么接下来曹真的那张【杀】就会造成致命伤害。
会被克制的情况:
2.1 能够额外触发【兵粮寸断】技能的武将,例如徐晃、韩浩史涣。虽然曹真对翻面和【乐不思蜀】不太敏感,但面对【兵粮寸断】仍然会受制。
2.2 擅长偷牌的武将,尤其是那些对装备控制力强的角色,比如张辽/界张辽、张郃、刘封、步练师、姜维、甘宁/界甘宁、凌统等。遇到这些对手,曹真几乎只能在被削弱的状态中度过。
2.3 对【杀】有防御能力的武将,比如卧龙诸葛、蔡文姬等。
2.4 某些能基本无视“司敌”效果的特殊武将,例如刘协、曹叡等。前面已经提到,“司敌”对刘协和曹叡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力,除非他们的手牌全被曹真封锁。然而,即使刘协和曹叡不能出【杀】,影响也很小——因为刘协可以“天命”,而曹叡可以“恢拓”,完全不怕。刘协表示:“我可是大皇帝,你能把我怎么样?”曹叡则说:“我可是你的提拔者,怎么,恩将仇报吗?”
整体评价
总的来看,曹真在军争中的表现差异较大——这取决于他起始手牌中能拿到多少装备,以及队友是否能提供足够的装备支持。如果去掉“需要装备才能发动司敌”的限制,曹真的实力绝对能达到军八大部分强将的标准。然而,正因为在没有装备时毫无作为,注定了他在某些局中,特别是己方处于劣势且装备频繁被控时,只能全程低调。总的来说,曹真是上限很高、下限很低的武将,具备“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特点;由于他能够有效克制一些主流军争强将,因此还是能适应当前军争节奏的,是个值得一试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