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评|重奖郭庆同学,为孩子们丰富“优秀”的定义
- 国家发改委:今年春运自驾出行将居主体地位,预计达72亿人次
- 年度反腐大片《反腐为了人民》丨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
- 反腐年度大片今晚播出第四集:孙述涛、王合清将出镜忏悔
- 多平台抗流感药物搜索和订单齐涨:线下药店供应整体充足,有厂商称全球产能向中国倾斜
- 两部门: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
- 特鲁多:加拿大“绝无可能”并入美国
- 受贿超4119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一审获刑13年
- 提出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特朗普记者会还说了什么?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声明:本文来自于(ID:acamandola.com)授权转载发布。
问:在曹老板起兵时,他与夏侯氏和曹氏兄弟们的亲属关系如何?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夏侯惇与曹老板的关系最好。民间传闻称夏侯惇与曹老板是叔伯兄弟[1]。如果只依据史书记载,曹仁和曹洪算是曹老板名义上的叔伯兄弟[2]。夏侯渊则只是夏侯惇的族弟[3]。也就是说,两位夏侯与曹老板的亲属关系最亲密不过是同一个曾祖父,因此,很难说谁与曹老板的关系最近,可能关系最远的就是夏侯渊。
1、《魏书》中的《武帝纪》裴注: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的《世语》都记载:嵩是夏侯氏之子,夏侯惇的叔父,而太祖与惇是从父兄弟。
2、《魏书》之《曹仁传》:曹仁字子孝,是太祖的从弟。
《曹洪传》:曹洪字子廉,也是太祖的从弟。
3、《魏书》之《夏侯渊传》:夏侯渊字妙才,是夏侯惇的族弟。
然而,曹老板到底姓曹、姓夏侯,还是其他什么姓氏能确定吗?不能[4]。
4、《魏书》中的《武帝纪》:养子嵩继位,官至太尉,但没人能确定他的出身背景。
既然曹老板的父亲姓什么不能确定,那么曹老板的姓氏自然也无法确定。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夏侯渊才是与曹老板亲属关系最接近的,因为他们确实是连襟关系[5]!有人会说,夏侯惇与曹老板是儿女亲家[6],但如果算算夏侯楙和清河公主的年龄,曹老板起兵时,他们可能还没出生,更不用说结亲了。
《魏书·夏侯渊传》:夏侯渊的妻子是太祖的妹妹。
《魏书·夏侯惇传》:起初,太祖把女儿嫁给了楙,她就是清河公主。
同传裴注:据《魏略》记载,楙字子林,是夏侯惇的次子。
另一方面,在曹操起兵之前,夏侯惇因杀人不便于公开露面,曹仁则自己拉了一帮人成为土匪,但都未能帮到曹操。一直以吝啬著称的曹洪,虽然后来拼死救了曹操,但似乎不愿意花钱,曹操招募士兵还是靠自家财产。只有夏侯渊,曾为曹操顶下重罪。按照这样看,曹操应该对夏侯渊不错吧,就像葛城勋为了老大挡子弹而被提拔一样。
《魏书·夏侯惇传》:十四岁时,跟随老师学习,有人侮辱他的老师,惇将那人杀了。
《魏书·曹仁传》:曹仁也曾暗中招募年轻人,聚集了一千多人,在淮水、泗水一带活动。
《魏书·曹洪传》:太祖起兵讨伐董卓,到荥阳时,被董卓的将领徐荣打败。太祖失去了马,敌人追得很紧,曹洪下马,把马交给太祖。太祖推辞,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您。”
《魏书·武帝纪》:太祖到达陈留,散尽家财,召集义兵,准备讨伐董卓。
《魏书·夏侯渊传》:太祖在家时,曾有县官的事,夏侯渊代他承担了重罪。
SEGA的《如龙4》。
然而,现实常常与美好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了解到,夏侯渊为抚养去世兄弟的遗孤,不得不忍痛抛弃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悲壮的历史事件[13]。虽然夏侯家看起来并不富裕,但曹家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富商:曹操拥有数千人的私人军队[14],曹仁也能集结上千人[15],而曹纯的仆人就达到了数百之多[16]。曹洪则以富有闻名[17]。照理说,从他们的富裕中挤出一点资源就足够让夏侯渊的孩子活下来,但他却被遗弃了。无论是因为曹操当时有种种限制而无法提供帮助,还是情况更加严峻,作为一名领导者,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连襟兼部下置于如此困境,实在令人难以原谅。
13、根据《魏书·夏侯渊传》裴注:魏略中记载:当时兖、豫等地大乱,夏侯渊因饥荒抛弃自己的幼子,以救活亡兄的孤女。
14、根据《魏书·武帝纪》裴注:世语中提到:陈留孝廉卫兹用家产资助太祖,让其起兵,部众有五千人。
15、见注8。
16、根据《魏书·曹纯传》裴注:英雄记中记载:曹纯字子和,十四岁丧父,与同胞兄弟曹仁分家。继承父业,财力雄厚,奴仆人数以百计。
17、根据《魏书·曹洪传》:曹洪家财丰厚,但性格吝啬。同传裴注:谯令评价曹洪的财富与国家相当,太祖说:“我家怎么能比得上子廉呢!”
然而,无论如何,夏侯渊依旧毫无怨言地跟随曹操起兵。刚起兵时,夏侯渊和曹仁的地位相同,都是曹操的别部司马[18]。但接连不断的不幸事件发生了。在建安二年,曹操的长子曹昂在宛城战死,正室丁夫人随后离开了曹操[19],使得夏侯渊与曹操的连襟关系名存实亡。更糟糕的是,夏侯渊的姐姐对曹操的新任正室卞夫人和新继承的子女表现出了态度[20]。祸不单行,建安五年,夏侯渊当年救下的孤女在打柴时被张飞掳走[21],这使得夏侯渊与刘备集团有了联系,自然引发了通敌的嫌疑。
18、根据《魏书·夏侯渊传》:太祖起兵时,夏侯渊以别部司马、骑都尉的身份随行。
曹仁传:随太祖为别部司马,担任厉锋校尉。
19、根据《魏书·卞皇后传》裴注:魏略中记载:太祖最初娶丁夫人,后与刘夫人生下曹脩和清河长公主。刘夫人早逝,丁夫人抚养曹脩。曹脩在穰城去世后,丁夫人常说:“把我儿子杀了,竟然不再想念!”因此哭泣不已。太祖对此感到愤怒,将她送回家,希望她能改变心意。后来太祖去看她,丁夫人正在织布,外人通报说“公来了”,她却依然不动如故。太祖走近,抚摸她的背说:“愿意和我一起回家吗?”丁夫人没有回应。太祖转身离开,站在门外再次问:“真的无可挽回吗?”仍然没有回应,太祖说:“果然是诀别了。”于是断绝了关系。
《魏书》五中关于卞皇后的裴注提到:最初,丁夫人作为嫡妻,并且有子脩,因此对待后母子并不看重。
《魏书》九中关于夏侯渊的裴注记载:在建安五年,当时年仅十三四岁的霸的堂妹在家乡采薪时,被张飞带走。
插叙:这个孤女后来嫁给了张飞,成为张苞和星彩的母亲,以及刘禅的岳母。30年后,夏侯渊战死,她为其争取到了体面的安葬。60年后,夏侯霸也因她的关系,在蜀汉得到了优待[22],不负夏侯渊当年的恩情。
《魏书》九中关于夏侯渊的裴注提到:张飞知晓她是良家女子,便娶她为妻,生下了女儿,成为刘禅的皇后。因此,在夏侯渊初亡时,张飞的妻子请求为其安葬。当夏侯霸进入蜀地时,刘禅与其见面,解释道:“你父亲是在行军途中遇害的,并非我先人所杀。”并指着儿子说:“此乃夏侯家的外甥。”给予了很高的爵位和恩宠。
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河北,在此前的势力扩张期,他推行类似董卓的政策,限制亲信的显达,因此夏侯渊和曹仁的官位不如外姓。但在局势稳定后,开始了对亲信的首次封赏[23],此时,夏侯渊与曹操麾下的主要将领们拉开了差距。在这次封赏中,曹仁和魏五子皆被封侯为将军,而夏侯渊仅得校尉职位,无爵位。
《魏书》一中关于武帝纪的记载:大封了二十余位功臣,皆封为列侯。
若说夏侯渊能力不足,功劳不够,也无可厚非。然而仔细研究,夏侯渊并不比其他人少做事,更令人不解的是,曹操似乎也不认为夏侯渊能力不足,常派他这个校尉去指挥一群将军打仗[24],但仍不给他升职。
《魏书》九中关于夏侯渊的记载:派渊指挥诸将去攻打庐江叛军雷绪...指挥徐晃攻打太原贼...又指挥朱灵平定隃糜、汧氐。
建安十六年,曹操击败马超,稳定关中地区后,夏侯渊接替钟繇驻守长安,以五十岁左右的年纪[25],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将军头衔:行护军将军。虽仍有代理之嫌,但按当时的规矩,也算是能任命幕僚的将军。然而,曹操似乎并不喜欢夏侯渊,这个来之不易的军号他并未享用多久:建安十八年,曹操进爵魏公,劝进表上赫然写着领护军将军王图的名字[26]。换句话说,夏侯渊代理护军将军不过一年半,就被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王图,只好回去继续当典军校尉。
见21,夏侯渊的弟女在公元200年时已十三四岁,据此可以推断夏侯渊本人在公元211年底大约五十岁左右。
26、根据《魏书》中的《武帝纪》裴注记载:...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领护军将军王图、长史万潜、谢奂、袁霸等人进言说...
如果说将军的名号只是表面的称谓,没有实际的将军职位的话,夏侯渊也可以通过曹老板的授权指挥将军们,那么夏侯渊仍然缺少了一样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节”。在汉魏时期,“节”绝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节”代表话语权,尤其是对于身负地方重任的人来说,没有“节”是难以想象的。负责东部前线的张辽、负责南部的曹仁,甚至夏侯渊的前任钟繇都有“节”[27],而曹老板让夏侯渊镇守关中,却唯独没有给他这个最重要的“节”。这难道是疏忽或忘记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27、《魏书·张辽传》:假节。太祖征讨孙权后返回,命令张辽与乐进、李典等率领七千余人驻扎在合肥。
根据《魏书·曹仁传》:曹仁被任命为征南将军,持有“节”,驻扎在樊城,镇守荆州。
依据《魏书·钟繇传》:钟繇被上表任命为侍中,代理司隶校尉,持有“节”负责督管关中各军。
缺少“节”的问题很快显露出来:陇右的豪族反对马超,要求支援[28]。在日常剿匪工作中,各将领似乎还能与夏侯渊合作得不错,但在面对这种主动出击、胜利未必有功而失败却可能受罚的决策时,将军们显然不信任仅拥有校尉军衔、没有“节”、成为列侯还不到两年的夏侯渊能承担如此重任。他们要求等到曹老板亲自下令后再行动[30],然而,夏侯渊力排众议并取得了胜利,为自己赢得了早该获得的“节”和曹老板“吾与尔不如也”的赞誉。
28、《魏书·夏侯渊传》:十九年,赵衢、尹奉等策划讨伐马超,姜叙在卤城起兵响应。赵衢等人用计使马超出击姜叙,随后彻底杀掉马超的妻子和孩子。马超逃往汉中,返回后围攻祁山。姜叙等人急需救援。
29、《魏书·夏侯渊传》:十七年...被封为博昌亭侯。
《魏书·于禁传》:升任左将军,持有“节钺”,分封五百户,封其一子为列侯。
根据于禁被封左将军,应该是在建安十八年曹操称公后不久的事情。
30、在《魏书·夏侯渊传》中提到:诸位将领商议后希望等待太祖来下达指令。
插叙:这句话来源于《论语》,是孔子对子贡说的:我们都比不上颜回。在这里,曹老板在表扬令中对众将说,我们都不如夏侯渊。从阴谋论视角来看,这是一个孤立的信号。实际上,让曹老板承认自己不如某人是非常危险的,此前他承认或暗示过不如的娄圭、崔琰、荀彧,结局都不太好。
31、在《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子贡回答:“我不敢与颜回相比,颜回能够听一知十,而我只能听一知二。”孔子说:“我们都不如他。”
32、《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讲到:魏武帝准备接见匈奴使者,自觉外貌不够威严,派崔季珪代替。《魏书·崔琰传》中记载:崔琰字季珪...太祖下令说:“尽管崔琰已受刑,但仍与宾客交流,门庭若市,对宾客怒目而视。”最终赐死崔琰。
《魏书·崔琰传》裴注引《魏略》记载:娄圭字子伯...曹公常常感叹:“子伯的计策,我不及也。”《魏书·崔琰传》记载:娄圭因依仗旧功不敬而被处死。
《魏书·荀彧传》记载:彧离开袁绍归附太祖,太祖非常高兴地说:“他是我的子房。”《史记·高祖本纪》提到:在帷帐中筹划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魏书·荀彧传》记载:因忧虑去世。裴注引《魏氏春秋》言:太祖送给彧食物,打开后竟是空的,彧因此服药自尽。
建安二十年,张鲁投降后,曹老板的势力在西线推进至汉中,于是再次讨论西线司令员的人选。诸将仍不太看好夏侯渊,他们推举的是夏侯惇的副将韩浩。当然,考虑到夏侯渊与刘备势力的关系,这个建议也有其合理性。但曹老板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反对这种意见,继续任命夏侯渊为西线司令,并将指挥部前移至汉中,命他攻击侄女婿张飞防守的巴郡。夏侯渊没有亲自出战,而是派张郃进攻,后者在张飞的突袭下惨败,却未受惩罚,反而升了职。
33、《魏书·夏侯惇传》裴注记载:韩浩字元嗣...夏侯惇听闻其名,要求见面,大为惊奇,任命他领兵征战...大家认为浩的智谋足以安抚边境,想留他都督诸军,镇守汉中。太祖说:“我怎能没有护军?”于是与他一起返回。
34、《魏书·夏侯渊传》记载:任命夏侯渊为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人平定巴郡。太祖返回邺城,留下夏侯渊守汉中。《蜀书·张飞传》记载:任命张飞为巴西太守。
35、《蜀书·张飞传》记载:张郃率领各军进攻巴西,打算将其民迁至汉中,进军至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对峙五十余日。张飞率领精锐部队一万多人,从另一条路截击张郃的军队,因山路狭窄,无法相互支援,张飞成功击败张郃。张郃弃马爬山,带着十余名随从从小路撤退。
《魏书》卷十七《张郃传》记载:进军至宕渠,被防备将领张飞阻挡,随后撤回南郑,获授荡寇将军职位。
在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军队全面发动进攻,这次张飞刻意远离了夏侯渊,而主力进攻的刘备似乎也有某种默契,没有攻击夏侯渊的防线,而是全力对抗张郃。刘备发起进攻后,曹操率领主力向西推进,直到距离汉中不到二十天路程的长安,在此驻扎观望了半年之久。
《魏书》卷一《武帝纪》记载:刘备派遣张飞、马超、吴兰等人在下辩驻扎。
《魏书》卷十七《张郃传》裴注:及杀死夏侯渊,刘备说:“应该抓住他们的首领,杀他又有什么用呢!”
《魏书》卷一《武帝纪》记载:在二十三年...秋七月,整顿军队,随即向西征讨刘备,九月,到达长安...二十四年...三月,皇帝从长安出发,通过斜谷,军队设下要塞以直逼汉中,最终抵达阳平。
《蜀书》卷十《魏延传》裴注: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秦岭东行,向北经过子午谷,不过十天即可抵达长安...尚需二十多天,而您从斜谷来,足够到达。
由此可见长安与汉中的大致距离。
然而,夏侯渊并未放松对领土的防御责任,积极抵抗刘备的攻击将近一年,但张郃接连战败。最终,夏侯渊在援救张郃的途中被伏击身亡,军中众将立即推举张郃为主帅,张郃放弃夏侯渊的余部撤离。曹操随后也进军汉中,解救曹军其他各部,并将夏侯渊逐出军事家行列,赐予御封的“白地将军”称号。
《魏书》卷九《夏侯渊传》记载:二十三年,刘备军队进攻阳平关,夏侯渊率领众将进行抵抗,双方对峙多年。
《魏书》卷十七《张郃传》记载:刘备驻扎在阳平,而张郃驻扎在广石。
魏书九夏侯渊传中提到:渊派张郃负责保护东部的防线……刘备挑战张郃,张郃的军队未能取胜。
从张郃驻扎地的变化可以看出,夏侯渊阵亡前,他已经被刘备打败过。
41、魏书十七张郃传:夏侯渊去世后,张郃返回了阳平。
魏书九夏侯渊传裴注:渊……第五子夏侯荣……在汉中战败时,年仅十三。左右要带他走,他不愿离去,说:“父亲在险境,我怎能逃避死亡!”于是奋起挥剑作战,最终战死。
夏侯渊并不是在营地中被突然袭击致死的,这表明张郃未能及时接管夏侯渊的部队。
42、根据《太平御览》中曹操军令:渊本来就不擅长用兵,军中称他为“白地将军”。
总体来看,夏侯渊一生即使没有赫赫战功,至少也是勤勤恳恳。曹操因无根据的怀疑而不重用他,确实有些过分。小编再次赞赏koei考证的能力,才在无双六里让曹操发出那声道歉[43]。不过夏侯渊的后代们比夏侯惇的后代境遇要好,这就不在本文详细讨论的范围内了。
43、真•三国无双6由koei制作。
44、魏书九夏侯惇传裴注:晋阳秋记载:泰始二年,高安乡侯夏侯佐去世,是夏侯惇的孙子,后嗣断绝。
魏书九夏侯渊传裴注:(夏侯渊的第四子夏侯威的次子)夏侯庄是晋景阳皇后的姐夫,因此他们家族在当时显赫一时。
惯例的后记:果然,文章中加入太多注解后就很难保持趣味性...写正文只用了不到两小时,但调整注解却花费了三小时,下次还是不要这样做。
所谓的"里历史",其实只是利用一些系统分析方法从史料中得出的简单结论。不过,说实话,一般的读者可能并不关心这些。因此,我这次加了很多并不是什么稀有资料的注解,只是为了让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然而,这些注解的篇幅,如果用来写一句话的"里历史",估计可以涵盖所有曹魏人物的出场还绰绰有余。结果,反而让内容更加不明晰了。
最后——这句话本该放在前面——"里历史"很难让每个人都接受,因此可能会引起阅读不适。更何况,文章又长又啰嗦,更容易让人失去耐心。不过,因为希望大家能看到这篇文章,所以这句话还是放在最后。如果你是一行一行读下来的,那么看到这时后悔也为时已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