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紫菜做做四菜一汤
- 【蛋仔自习室101】干扰修复 太奶的天又塌啦!史上最脆坦克 整活COS太奶就绪!
- 15万挑战Q宠大乐斗,花近10000元没效果#5
- 《关于三国时期精神病盛行的控制实施办法(暂行)》
- 《大奉打更人》:见过人普信,没见过剧也普信的!
- 《崩坏:星穹铁道》走近星穹——「大黑塔:你的帽子怎么尖尖的?」
- 「小白」手机瘦身大作战:教你如何快速清理手机!
- 臭卷宝的春节脱敏专项训练!
- 逐帧解析《哪吒2魔童闹海》预告片:又燃又帅
- 章鱼博士来临!中国科大基于对数螺旋线结构新型螺旋软体机器人问世
声明:本文来自于(ID:acamandola.com)授权转载发布。
操作指南
总体控制
作为战舰的指挥官,为了赢得战斗,必须知道如何指挥自己的战舰。游戏界面底部提供了一系列快捷键,帮助指挥官们下达各种命令。首先是移动命令:第一项,向目标前进。原则上,游戏中的战舰只能向已探测到的目标移动,包括导航点、虫洞、友军和敌军,可以通过右键点击或按下F2实现。然而,按住Shift键也可以手动设置导航点让战舰前往,但这样定位比较困难,想要合理地布阵需要长期训练。相比之下,让某艘战舰脱离战区或躲到某个陨石后面要容易得多。按F3可以让战舰停止航行;在行驶中遇到空雷等障碍时,可以按F4让战舰自动绕行;要对目标进行探测时,可以按F10启动侦查模式,用舰上的传感器阵列扫描目标,这是找出敌舰所有设备的有效方法。F11是护卫模式,选择一个目标后,战舰会自动跟随并保护该目标;最后,F12用于启动IP引擎,使战舰彻底脱离空域,通常用于撤退,比如某艘即将爆炸的飞船。
在介绍攻击命令之前,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木星事件》中战舰的组成部分。战舰的主体是船体,而所有武器、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都安装在其上;战舰的防御由由超太空合金制成的船体和防御力场(即护盾)构成。因此,在一般战斗中,常用的命令有以下三种:破坏护盾F5,攻击设备F6,攻击船体F7。
首先是破坏护盾,与一般游戏中的护盾设定不同,在《木星事件》中,普通攻击对护盾完全无效,护盾能源也不会因普通武器攻击而消耗。换句话说,即使用无数台粒子炮攻击启用护盾的战舰,最终也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因此,要摧毁敌舰,首先要破坏其护盾。F5键的作用是让舰上所有反护盾武器集中攻击一个目标,通过密集能量轰炸让对方护盾系统过载,最终使护盾消失。
但敌舰失去护盾的时间很短,仅十秒左右。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呢?有的!摧毁对方的护盾发生器,从根本上消灭护盾,这时需要用到F6攻击设备键。前面提到,各类设备安装在船体上,因此,只要破坏相应设备,就能彻底废除舰上的某项功能。比如摧毁护盾发生器,舰上的护盾就消失了,任你摆布;摧毁敌方DS武器,它就无法破坏你的护盾;摧毁敌方引擎,它就动弹不得……可能有人会问,敌人不是有护盾吗?怎么能打到护盾内的设备呢?实际上,护盾并非万能,许多高能激光可以通过集中能量突破护盾屏障直击目标。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摧毁对方护盾,就可以攻击船体。按下F7后,战舰会启动所有对船体武器进行无差别攻击。但需注意,舰上的鱼雷和导弹这两种需计算弹药数的武器在得到允许前无法通过F7攻击命令使用,至于如何开启鱼雷和导弹攻击选项,将在下文介绍。
除了以上三种战斗命令,还有两种特殊攻击命令和一种需要编队配合的重武器命令:F8炮击,F9特种武器,以及编队时F8的攻城激光。选择炮击时,战舰会移动到“炮击距离”(非常远……)相对于目标的位置,并用长程武器如导弹进行攻击。特种武器快捷键用于使用“BLINDER”或“ENERGYSKEETER”等特殊装备。最后是攻城激光,在一般情况下没有选项,首先需将装有攻城激光的战列舰与其他战舰编队(CTRL+1234),然后在小队命令中出现攻城激光选项。一旦启动并选择目标,整个编队会以载有攻城激光的战列舰为中心重整阵型,其他舰只为战列舰提供能源,直至攻城激光发射,整个过程相当壮观。最后一个命令是F1,指定AI托管。舰只行动将由你选择的行为模式决定,但我想很少有人会把重任交给合成语音的东西。
手动操作
使用快捷命令确实方便,但通常只适用于势力悬殊或局势明朗的情形。当战场复杂或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时,要赢得胜利,就需忘掉快捷命令,学习手动操作自己的战舰。
首先是舰只整体控制面板的布局。在屏幕左下方的小框中,显示所选战舰的一些基本信息,如舰长、军阶、船体装甲强度和护盾能量等。下面列有五项:第一项是额外能源,接着是SUPPORT支援、SHIELD护盾、WEAPON武器、ENGINE引擎四项。初始设定是能源输出为100%,但可以点击右边的小框提高输出到150%或200%。提高输出功率可以增强舰体侦察与电子战能力、护盾、防御火力和速度。这会消耗舰上的额外能源,因此电池或辅助能源机组是必需的。在能源调节项下方,是鱼雷和导弹火控开关,设置这两个选项是因为实体鱼雷和导弹有弹药限制,大部分导弹具区域伤害,加设开关可节约弹药和降低误伤概率。在小面板最下方,是舰只行为调节项,从左到右有四种选项:主动攻击、被动防御、隐蔽行动和专注。前两项无需解释,隐蔽模式在开启隐形力场时选择,此时引擎、传感器和护盾输出功率会降到最低。因为引擎、传感器和护盾属性中有散发一条,提高输出功率会增加能源散发度,使其更易被敌舰探测到。最后的专注模式是让战舰专注于某一任务,这样它不会偏离指定方向。在控制面板右边,有一个由三个按钮组成的小框,最上面的信息按钮。按下后可查看任务目标、有用资料和船员对话等。下方左侧带扳手的选项是自动修复选项,战舰会自动修理所有受损设备,但同时有多个设备受损时,自动修理速度会减慢。不要以为慢一点没关系,当设备被摧毁后就无法抢修。因此,我们需通过点击左键设定维修优先级,最高为三;必要时还需点击右键停止一些设备的维修,将所有资源集中到重要设备上。扳手右边是手动控制选项,可手动操作舰上所有设备。最左边框是护盾,点击开启,但需注意护盾仅在充能达40%时形成,因此接战时需提前启动。旁边是武器系统,除自动防空系统(FLAK SYSTEM)外,所有舰载武器都会显示。对武器点击左键选择,再对目标点击右键,武器旁会显示目标编号,充能完成后选择的武器会自动攻击目标直至摧毁。需注意,除鱼雷在打开火控开关后可自动开火,导弹和炸弹需手动选择目标。在武器系统右边,是辅助设备列表,选择后启动。最后两个框与引擎有关,左边选择当前引擎,主引擎用于远距离,但当主引擎被摧毁后,只能依赖辅助引擎,此外还有特殊战斗引擎,其速度最低但有一定概率规避敌人对设备的攻击。最后一个框用于查看战舰与目标间的距离、行进速度、引擎输出功率,以及调整轰炸/近战/炮击距离。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攻击敌舰的设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F6攻击设备命令只能让战舰随机攻击敌舰上的设备,而通过手动控制,我们可以集中火力攻击特定设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侦察敌舰上的设备。只要距离足够近,使用高级传感器或扫描仪就能完成此任务。所有被侦察到的设备会显示在屏幕上方(需要点击右上角的DEVICES按钮),包括设备名称、所属类别(如武器、辅助设备等)以及状态条。点击设备后,战舰会优先攻击该目标(前提是你有让反设备武器攻击敌舰)。设备被打成红色时会停止运作,但仍可修复;变成灰色则意味着彻底摧毁。
装备篇
在之前的部分,我们提到战舰是由各种装备组合而成。现在,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装备的作用。装备主要分为几类:武器、护盾、辅助设备和引擎。在这四类中,各有不同的功能。此外,战舰上还可以搭载一定数量的战机小队,这些小型单位如果使用得当,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丰富多样的装备:
一、武器
在攻击命令部分,我们了解到武器的用途包括反护盾、破坏舰体、破坏设备以及特殊兵器。在舰只安装位置上,武器分为一般武器、重武器和特殊兵器;从影响范围上分为单体和范围,只有某些重武器拥有范围杀伤能力。反护盾的代表武器是ENERGY SHELL及其各种升级版;破坏舰体的则是各种火炮、大部分鱼雷和导弹;破坏设备的武器主要是激光;至于特殊兵器,除了舰只必备的防空系统,还有让敌方传感器失灵的BLINDER和针对MECHANOID的ENERGY SKEETER。在了解了武器的分类后,我们来谈谈各种武器的性能:
就反舰体武器而言,各式舰炮是最常见的,它们具有强大的火力、平均的射速和良好的准确度,但射程较短。此外,舰炮分为格林炮、轨道炮和电浆投射炮等。格林炮的射速最快,但单发伤害的威力一般;电浆投射炮威力强大,但因弹药体积大导致射速慢和弹道偏移;轨道炮的射速和威力都不错,准确度最好。因此,舰炮的最佳选择是那些拥有良好伤害、高速射击和高准确度的轨道炮或格林炮。信奉大舰巨炮主义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重型电浆炮。
接下来是鱼雷,这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武器。它令人讨厌,因为除了Crisis Energy Torpedo这种特殊的反护盾武器外,所有鱼雷都受弹药数量限制。此外,鱼雷的准确度极低,即使近距离也可能射偏,让舰长们看着鱼雷擦过敌人护盾而无奈。但我们也有理由喜欢它,最重要的是,它是唯一能无视护盾直接攻击舰体的高破坏力武器(不包括区域武器)。此外,鱼雷比导弹速度更快、体积更小,因此能避开敌方防空设备。然而,由于鱼雷在弹药耗尽后就失去威力,鱼雷更适合作为备选武器。
最后要讲的是导弹。与鱼雷一样,这也是一种让人爱恨交加的武器。导弹的携弹量少,占据重武器位置,这些都可以忍受,但最关键的是,导弹很容易被敌方防空火力击落!这大大降低了它的价值。要知道,当我们进入能摧毁敌方防空系统的距离时,使用导弹可能让己方比敌人更快地灭亡:导弹大多是威力巨大的区域武器!不过,也正因其大威力特点,我们才爱用它。此外,导弹基本上拥有百分百的命中率,前提是它没被击落。因此,可以远距离投几枚试试运气,毕竟舰炮始终是战斗的王道。
看完反舰体武器后,让我们看看反护盾武器。与反舰体武器相比,这类武器要简单得多,因为基本由Energy Shell这种单体护盾过载武器和Energy Bomb区域护盾过载武器的几种升级版组成。普通的Energy Shell射速快,但威力有限,需要至少两门才能有效摧毁护盾;Energy Bomb则相反,射速极慢,但一发能摧毁战列舰护盾的五分之二,且影响范围广。这两类武器的准确度都很高。最后还有提到的能量鱼雷,虽然继承了鱼雷家族视力差的缺点,但威力与最强的能量炸弹相当,射速比能量炸弹快。如何选择就看各位舰长了,要节省空间,可选能量炸弹和能量鱼雷;要节省时间,则装备两到三门Energy Shell就是最佳选择。
在反设备武器方面,基本上只有一种选择:激光。轻重激光的区别仅在于射速和威力,因此只需选择火力最强的即可。至于特殊兵器,除了防空系统外,通常不装备,特别是Energy Skeeter,几乎只在剧情中使用。而Blinder则适合那些偏向潜行战术的舰长。
二、护盾与引擎
由于这两种设备的独特性,所以放在一起讨论。总体而言,护盾和引擎的选择通常遵循“大就是好”的原则,护盾注重坚固性,而引擎注重速度。然而,这两种设备都有一个名为散发(Emission)的属性,较大的引擎和护盾在这方面的数值较高,这会影响隐形力场的效果,增加被发现的概率。不过,我想热血派们还是会无视这一点。在众多引擎中,还有一种适合近战的特殊引擎,大型战舰上安装的是Combat Drive,小型舰只上配备的是Deflection Engine,它们的功能相同,在战斗时使舰身翻滚,减少设备被瞄准的可能性。 三、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可以分为两种:能源型和支援型。能源型包括武器发电机组、辅助发电机组以及电池;支援型则有传感器、电子对抗系统、反电子对抗系统和扫描仪。
武器发电机组是绝对关键的,理由很简单,没有它,你所有的舰载武器就成了摆设,而当它产生的能源耗尽后便无法开火,直到能源补充。因此,选择武器发电机时首先要看的是它的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支持你舰上的大量武器,其次才考虑能源散发的问题。
辅助发电机组虽然不如武器发电机组重要,但仍然至关重要,因为所有非武器装备的能源供应都依赖于它,而且它还能为电池充电。此外,辅助发电机组中还有一种称为后备武器发电机的,当你的主武器发电机组被摧毁后,它就是你的最后希望。电池是存放辅助发电机产生的多余能源的地方。提高某个系统的输出功率需要消耗额外能源,因此电池也是必需品。和许多设备一样,电池也是越大越好,不过,较大的电池在补充能源时速度也较慢。
传感器,和武器发电机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强力的传感器能帮助你在更远的距离发现敌人,不过,强力传感器所释放的能量也非常大,因此如果是潜行派,选择一组散发率较低的传感器会更好。
电子对抗系统ECM,是保护设备的主要方法。它能够干扰敌舰上的传感器和扫描仪,让对方找不到本舰设备的位置或让他们混淆。和传感器一样,功率越大效果越好。
反电子对抗系统ECCM,显而易见,它是一种使对方ECM失效的设备,功率越大效果越佳。
扫描仪,用于全面检测目标的所有信息,包括所有设备的位置等,但使用它时需要关闭护盾。
四、战机群
所有的舰载机可以归类为四种:战斗机、轰炸机、炮艇和突击艇。
战斗机是舰上的主要防空力量,用于拦截敌方战机、导弹甚至鱼雷。它们具有极高的机动性,但火力相对较弱。在摧毁敌舰护盾后,虽然可以攻击舰体,但效果有限。轰炸机则是专门用于攻击大型舰艇的机种。它们装甲厚重,飞行速度较慢,但投下的炸弹能穿透敌人的护盾,直接攻击舰体。
炮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种。虽然飞行速度不如战斗机,但火力相对较强。最重要的是,它能够穿透敌方护盾攻击其设备,还可以用来对抗来袭的敌机。
突击艇是一种没有攻击力的小型载人飞船,虽然脆弱,但一旦成功靠近敌人,会让敌人头疼。突击艇上载有一定数量的陆战队和专家,他们登陆后,你可以指挥他们对敌舰进行渗透和破坏。
心得篇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基本知识,接下来分享一下心得。首先是战舰的整备。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艘战舰要独自应对恶劣环境,合理的武器配置至关重要。需要在反护盾武器和反设备武器中做出选择。本人倾向于反设备武器,因为彻底摧毁敌人的基础才是关键。当然,如果对自己舰上的火力有信心,选择反护盾武器也不错,不过反设备武器火力不强,需要装备更多数量,占用炮位。主炮的选择则是个人喜好问题。不论选择何种装备,都需考虑位置,因为每个炮位在战舰上的位置不同。在舰与舰的战斗中,舰体会不断移动和翻滚,位置合适的火炮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鱼雷通常不推荐,但可以适当装备导弹和能量炸弹以增强威慑力。其他设备原则上是越多越好、越好越好,能装多少就装多少。而战机群通常包括战斗机和突击艇,有条件的话可以配备炮艇。关于战斗,有两种主要形式:两艘战舰之间的单挑和舰队的集体战斗。战舰间的一对一比拼看谁能更快摧毁对方的护盾。根据舰上的武器配置,可以采用两种战术:第一,用反护盾武器摧毁敌人的护盾,然后在短暂的护盾失效期内集中火力摧毁对方舰体,这是最简单的做法;第二,使用反设备激光,将护盾发生器和武器发电机组设为优先攻击目标,经过几轮攻击后,要么敌人的护盾失效,要么因武器系统供电中断导致无法开火。无论哪种情况,敌人都将被摧毁。此方法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检测敌方设备的位置,此时传感器和电子对抗系统尤为重要。 舰队战讲究集中火力和机动部署。体积较小、速度较快的驱逐舰负责摧毁敌人护盾,通常装备Energy Shell类武器或激光,最多安装一门主炮。大型舰只(巡洋舰及以上)则利用坚固的护盾吸引火力,为驱逐舰争取时间,并在敌方护盾被击毁后立即集中火力摧毁敌舰。舰队战的原则是优先攻击大型目标,但若有遭受重创的敌舰也可以顺手解决。若我方舰只被包围,应随时关注其状况,若形势不妙(护盾被摧毁),需后撤让其他舰只提供火力支援。有两种情况:护盾过载时,待护盾恢复后可重新投入战斗;若护盾发生器被摧毁,战舰将非常脆弱,只能在边缘伺机攻击。 最后是关于能源供应的调整,这是一个需要灵活处理的项目,因为额外能源总是有限的。辅助设备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无需调节,毕竟敌人对传感器和瞄准系统的干扰有限。关键在于护盾和武器系统,当遭受猛烈攻击时,提高护盾输出功率能显著提高护盾恢复速度,这是一种保命的策略。提升武器系统能源可以增强攻击力,适合对付准备逃跑或护盾即将重启的敌舰。增加引擎输出可提升速度,对于逃命和追击都很有用。但在调整能源时要注意,任务完成后务必将能源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否则系统会持续消耗电池中的额外能源,导致浪费。若想加快额外能源的恢复速度,只需关闭所有系统。